从“甜蜜果”到“致富果”——桂林罗汉果孕育乡村振兴大产业

新华指数|2023年02月23日

22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桂林市人民政府合作编制的“中国·桂林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在桂林罗汉果品牌推介暨桂林名特优农产品展示推介会上正式发布。

罗汉果被誉为“东方神果”,因其独特的清热解暑、化痰止咳、凉血舒骨、清肺润肠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广受消费者好评。作为药食同源的绿色农产品,罗汉果的药用、食用价值不断被开发,罗汉果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


        素有“罗汉果之乡”美誉的广西桂林气候条件极为适宜罗汉果的生长种植,是全国最大的罗汉果产区,也是世界罗汉果的原产地。根据《中国·桂林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桂林罗汉果年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的85%-9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罗汉果产业集群2020年就入选了我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经过多年精心培育,罗汉果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体系,成为桂林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甜蜜果”变身“致富果”

图为桂林当地农民查看罗汉果长势(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代糖甜味剂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人工合成甜味剂远不及天然甜味剂令消费者安心,罗汉果的提取物就是零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因此,罗汉果甜苷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热点,产值逐年提升,根据《中国·桂林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的桂林仅甜苷产值就达到19.38亿元,干果产值为38.77亿元。不断壮大的罗汉果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活力源泉。


图为桂林罗汉果产业产值(按用途分) 数据来源:《中国·桂林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


         政策红利释放,产业研发增效

        为发展罗汉果特色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自2020年3月以来在政策、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全力打造罗汉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桂林市罗汉果研发机构布局已初具规模,且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深。截至2021年底,桂林市已有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永福县罗汉果研究所、桂林医学院等多家研发机构。

        不仅是研发机构,罗汉果产业专业人才也持续增加,截至2021年,已有362位专业人才投入到罗汉果产业的技术研究中,在罗汉果的培育、种植、筛选、加工、药食价值等方面均有所进展。自2016年以来,桂林市各企业共计申报专利多达162项,仅2021年就申报了32个专利。


        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农产品优质品牌

        罗汉果走出桂林的关键是消费者对其功效、特点足够了解,近年来,桂林市通过微信公众号内容宣传、宣传片展示、农产品展销等推介方式,不断提升桂林罗汉果产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巩固桂林作为罗汉果产业原产地的领先地位。

        桂林设置的“罗汉果号”飞机、动车、高速公路等广告,让外地游客知道并熟悉罗汉果。传播费用投入力度从2016年的90万翻倍增长,2021年的投入已达605万元。

罗汉果飞机.jpeg

图为2022年9月20日,一架机身绘有桂林山水、罗汉果图案的空客A320彩绘飞机正式亮相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此外,桂林市在文旅设施投入和建设方面同样极为重视,自2017年开始规划并建设罗汉果特色小镇,总投资24.3亿。2018年12月罗汉果特色小镇获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次,带动产业人口约2万人,有力推进当地乡村振兴。



     小小罗汉果串起了当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方神果”逐渐成为媲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另一种赞誉,桂林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甜蜜在路上。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