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聚焦改革创新 宁波舟山如何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强港(上)

新华指数|2024年08月26日

新华财经杭州8月26日电(张莹、杨富淇)8月21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4)》(以下简称“新波指数”)在上海正式发布,宁波舟山在指数排名中晋级全球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第8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22日举行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全球行”——浙江站活动期间,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成波接受了新华社分析师专访。

采访2.jpg

图为陶成波接受新华社分析师专访

分析师:新波指数最新结果显示,宁波舟山持续进位至第8名,这与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息息相关,能否分享关于强港建设的最新进展?

陶成波:宁波舟山新波指数跃居全球第八,取得历史性突破,这是浙江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的真实写照。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并纳入全省未来五年“十项重大工程”,全面启动《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编制工作。2023年2月1日,省政府成立浙江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领导小组,组建浙江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工作专班,构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推进工作机制。

同时,《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和《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十大标志性项目和十项牵引性改革》(简称“双十抓手”)正式印发。同年,浙江省海港集团对标省市工作要求,制定《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2023-2027年)行动方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集团聚焦“四个一流”,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围绕一流设施,打造硬核枢纽。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三。今年,宁波舟山港新增国际航线3条,集装箱航线总数增至305条,连接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不断织密航线网络;海铁联运班列增至26条,内陆无水港增至37个,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获国家部委领导点赞。

二是围绕一流技术,提高发展质量。集团着眼智慧升级,推进“2+1”智慧化码头示范工程,有效推动宁波舟山港智慧化建设均取得实质性成效;着眼绿色低碳,不断扩大电能、太阳能、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截至目前,集团所属各单位已建岸电设施共350余套,岸电使用量超1000万度,宁波舟山港清洁能源使用率超70%。

三是围绕一流管理,提升生产效能。目前,集团旗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船舶计划综合兑现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集卡进出港各环节均实现“秒级”通过,大幅提升了集疏运效率;配合成立宁波舟山港引航站,并完成首批全港型引航员培养,让宁波舟山港的“一港两引”问题成为历史;打造数字化协同管控平台,实现了“船、港、货、航”全要素数字化管理。

四是围绕一流服务,提升服务能级。宁波舟山港在航运、保税加注、数据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作为浙江省最大班轮公司——集团旗下的宁波远洋集装箱班轮运力排名已升至全球第24位、国内第5位,并开通首条中东航线,不断织密和拓展国际航线服务网络;集团完成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船到船”LNG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集团所属海港国贸已具备生物燃料、LNG等加注服务能力。集团所属宁波航交所正式开通全国首个港航物流领域数据流通平台,港航物流数据交易中心同步揭牌。

分析师: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持续进位过程中,强港改革赋能港口发展都有哪些进展情况?

陶成波:2023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以强港为龙头带动物流、产业的一体化改革,切实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辐射带动力的总体要求,提出到2027年,港口治理体系能力和营商环境全球领先,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实现“一机制”高位统筹、“一站式”口岸服务、“一盘棋”融合发展、“一平台”联动四港、“一龙头”示范引领的发展目标。《意见》制定了深化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改革、推进港产城贸联动发展、推进“四港联动”信息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港航运营主体、完善强港建设配套资金政策等5方面主要举措,并在后续细化成为55项强港改革任务。

今年以来,集团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改革任务。截至目前,浙江省级层面55项强港改革任务已累计完成32项,较原计划提前完成11项,集团自身也有序推进了113项强港改革相关重点任务,强港改革赋能港口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强港改革充分发挥海关、边检、海事、港口企业等多元主体合力,全面优化港口营商环境。边检方面,边检许可实现省内100%“通办通用”,落实“随到随办”“移泊免办”等查验便利措施,平均通关时间缩短9%。海事方面,推行海上交通空港式管理,实现船舶管理由“多地办”到“一地办”、“多次办”到“一次办”,船舶整体办证效率提升90%以上,节约成本超50亿元。港口方面,持续优化船舶靠离泊等举措,提高在港作业效率,降低在港停时,船舶计划综合兑现率95%以上。

二是保障支撑力明显增强。一是促进物流降本增效。依托“四港”云平台,我集团与省级有关部门联手攻克数据融合、安全使用两大难关,有效整合集团内外部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相关信息,内部实现与浙江海港EDI、易港通集卡平台、浙北多式联运协同服务系统、航空物流信息平台等互联,外部实现与“浙闸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等互通,为客户提供订舱、用箱、进港、查询等全流程业务一站式服务。今年5月,“四港”云平台《多式联运数据贯通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是全国交通运输领域唯一入选案例。二是支撑双循环战略实施。强港改革进一步强化浙商出海协同机制,助力我集团加快布局海外物流节点,设立新加坡办事处,推动斯里兰卡CICT、德国威廉港等项目前期,不断延伸海外服务网络。同时,强港改革有效推动宁波舟山港与沿海重要港口形成互为中转服务的沿海内循环网络体系,开展更广领域的区域合作。

三是区域带动力明显增强。航运服务业加速发展。各地市积极贯彻落实强港改革任务,针对“大港小航”的困境,引进航运、贸易、物流等头部企业落户,今年以来,宁波市引进航运及配套服务企业15家,舟山引进74家海事服务企业。大宗商品资源配置基地加快建设。在强港改革的助力下,在世界第一大港的支撑下,全省油气全产业链得到跨越发展,先后探索“高低硫保税燃料油混兑”“保税燃料油跨港区直供”等全国首创试点。强港基金完成设立。此次《强港建设发展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在新波指数全球行浙江站活动上签约,该基金总规模约50亿元,首期已募集资金5亿元,下步该基金将重点支持港产城贸联动发展、航运服务业发展、高端绿色船舶建造等,为全省加快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四是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海丝论坛是强港改革的一项重要抓手。今年,海丝论坛已经开到第八届,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港航领域重要国际合作平台,来自英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波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尼、巴西、智利等40余个国家的约200位国际港航机构代表、使领馆和政府代表出席。论坛发布了《2024海丝港航高层圆桌会议共同声明》《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蓝皮书》等一系列国际港航合作、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重要合作成果,形成了由29个国家和地区的47家机构加入的国际友好港口合作机制。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