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东麓,古长城以北,满山遍野落板栗。
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坚定不移地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板栗种植面积已扩展至一百万亩,年产量超过六万吨,产值高达十三亿元,成为全国板栗产业的领头羊。
生态沃土孕育的“燕山瑰宝”
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地质元素,孕育出了独特的青龙板栗。青龙独特的小地域大气候环境,既融合了沿海的湿润,又兼具山区的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特点,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呈微酸性,土层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成功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综合发展体系,创建了“青龙板栗”区域公用品牌,持续建立品牌优势。
“新华·青龙板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通过有效的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青龙板栗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2022年以来品牌关注热度回归平稳增长态势,品牌影响力指数结果报164.76点,较基期(2018年)上涨64.76%。监测期内,从媒体关注词云图上可以看出,与青龙板栗相关的地域属性、品牌建设、产业富农相关的关键词备受关注。
图为青龙板栗媒体评价词云图
在种植管理上,青龙坚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有机栽培方法,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包括增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和合理修剪等,确保了板栗的品质和产量。此外,通过建立板栗新品种试验园和采穗园,不断优化板栗品种,提高了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管理水平,青龙实施林下自然生草、种植中草药等措施,这些生态管理方法不仅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还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增强了农业的可持续性。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青龙满族自治县的板栗产业实现了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图为青龙板栗种植基地
电商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青龙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开辟了通往全国乃至全球的通道。
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积极构建“两仓三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和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为农产品线上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自2021年以来,青龙电商产业网络零售额平均增速达15%以上,2023年网络零售额达到22.58亿元,2024年1-2月份为4.22亿元,同比增长超15%。邮政快递业务出港量2023年同比增速高达106.2%,特色农产品出港量约占60%以上。
“三级书记”抓电商是指为了推动电商发展和乡村振兴,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三个层级的党组织书记共同参与和领导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工作模式。在“三级书记”抓电商的新模式下,从卖好货、建生态、育人才三个维度,利用电商思维整合农特产品销售端渠道,强化产业链供给能力,提升青龙农产品品牌价值。目前,青龙全县活跃网络店铺超过4000家,从事电商人数达5000余人,电商助农带动就业情况显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青龙满族自治县还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2021年以来,全县通过线上、线下组织电商培训500余场、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通过与高校合作、专家培训等方式,建立了电商人才市场,完善了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为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图为电商专家为从业者进行现场培训
科技为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青龙满族自治县通过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不断推广板栗新品种和有机栽培管理新技术,实现了基地建设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同时,青龙县推动板栗产业数字化,通过新华·青龙板栗产业发展指数,实时掌握产业运行态势,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除此之外,在板栗储存方面,由于传统贮藏方式存在时间短、损耗率高、糖化时间长等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联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板栗贮藏加工团队,发明了逐级预冷、湿度调节、糖化调控为核心的保鲜新技术,实现了青龙板栗的周年贮藏保鲜。截至2024年7月,青龙板栗的冷库贮藏能力已达到8万多吨,能够满足全县板栗贮藏生产需要。
图为板栗生产加工车间
通过这些科技投入和创新措施,青龙板栗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升,栗农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板栗产业成为了青龙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编辑:赵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