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道地黄芪焕发新活力

大同日报|2024年10月24日

日前,由新华指数发布的《新华·恒山黄芪市场指数年度运行分析报告(2024)》显示,2023-2024产年(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恒山黄芪市场销量指数在2023年三季度稳定在1000点以上,这一趋势反映了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强劲需求,也标志着恒山黄芪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大同市立足道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按照“严标准、保品质,谋创新、提价值”的发展思路,加快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做优做强黄芪产业。特别是“恒山黄芪”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黄芪)、全国黄芪道地产地等各类认证、奖项逾60项,形成黄芪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正北芪”原产地三大冠名品牌,“恒山黄芪”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政策支持促进产业规模发展

作为全市特色产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芪产业发展,市财政多年安排资金加大对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先后出台了《大同市中药材产业保护和发展实施意见》《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同时,制定各类标准,2023年发布《恒山黄芪标准体系(2023年版)》,2024年发布《恒山黄芪种子繁殖技术规程》《恒山黄芪产地初加工(切片)技术规程》《恒山黄芪地下鼠害防治技术规程》《恒山黄芪种子质量等级技术规程》4项地方标准,有力促进了黄芪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依托独特的道地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同市坚持适地适种、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突出以恒山山脉的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和阴山山脉的天镇县、阳高县为核心的仿野生种植,以及左云县、新荣区等县区的移栽黄芪种植,推动黄芪产业快速发展。

经过连续多年实施中药材崛起工程、“513”龙头企业工程、退耕还药工程、有机旱作工程等,全市黄芪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全市黄芪面积37万亩,其中,浑源县28.1万亩、广灵县4万亩、天镇县2.1万亩,年产量达9000吨,实现一产产值1.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8亿元,黄芪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省第一。

多向发力叫响黄芪道地品牌

浑源县特殊的芪坡地貌、独特的生态环境,给道地中药材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保证了恒山黄芪特有的品质。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专家学者为恒山道地黄芪产业发展“把脉会诊”——“要加强源头保障,促进规范种植,推动黄芪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种植、养护、采收、加工,建立完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恒山黄芪品质始终如一。”“要持续发力,进一步壮大道地黄芪产业,打造知名康养品牌。”

0596f924006a48409f6e3a8d1acafff3.png

b7e6afd43bd04fc69b389c7625873b85.png

有着1500多年种植历史的恒山黄芪,是大同市最具特色的产品,以其道地性、唯一性成为全省的一道亮丽名片,在中医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近年来,浑源县紧紧围绕种植端原生态保护、生产端精深加工、销售端小众高端定位,不断强化种质种源保护、品种提纯复壮,统筹推进行业标准制定、拳头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价值提升、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筹建国家级黄芪保种实验室、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系列产品、推动标准化基地建设、挖掘黄芪文化等举措,一大批黄芪产业项目、人才、技术等科技创新要素和“国字号”荣誉逐步聚集到浑源,恒山黄芪产业发展走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

2023年,浑源县获得黄芪市级专业镇评定,黄芪基地被评选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山西浑源恒山黄芪栽培系统”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今年,浑源县不断扩大恒山黄芪在港澳及海外市场影响,举办了北岳文旅和恒山黄芪港澳推介会,初步搭建起浑源与粤港澳三地联动、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推动恒山黄芪认证标准数字化技术国际转化落地澳门和横琴。目前,恒山黄芪已远销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链”聚势打造高端产业集群

云冈区恒宗集团黄芪产业园三期工程建设加紧推进,北方医药三期药茶和药膳预制产品生产线进入内装阶段、药膳预制车间正在进行工艺优化设计……今年以来,大同市坚持项目为王、产业支撑,持续对本土药材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同时,扩大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全市黄芪产业规模化发展。

ba07b844efe54c128296f85f8c4c002a.png

占地21469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的浑源县黄芪文化园是集康养、休闲、消费于一体的一站式黄芪综合体验空间,是中国首家黄芪大健康文旅产业园,现已入驻厂商56家,展销产品1014种;总投资2亿元的天镇县药茶产业园是集山西药茶博物馆、种苗培养与科普体验为一体的实验教学基地,融合了产、研、学基地教学等内容;云冈区黄芪农业生物科技综合产业示范园引入国家级院、所、校科研能力,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打造产、学、研、教一体化体系,以科研结果赋能产品竞争力,提高以恒山黄芪为主的道地药材及药食同源产品深加工水平,加强品牌推广,带动全产业链发展。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纵深推进,黄芪进入“食药同源”目录,大同市黄芪产业也迎来无限商机。目前,全市从事黄芪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和合作社共333家,其中包括恒宗集团、北岳神耆、恒广北芪等精深加工企业15家,开发出黄芪切片、黄芪粉、黄芪蜜、黄芪羊肉、黄芪鸡蛋、黄芪茶、黄芪酒等相关产品70种,受到消费者好评。

今年,大同市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与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研发黄芪糖、黄芪口服液、黄芪罐装饮料三款药食同源产品。目前,浑源县北岳神耆公司黄芪糖、黄芪口服液已完成研发,正在推动SC认证;云冈区恒宗集团黄芪罐装饮料产品已取得SC认证,并启动试生产,年产能达2400吨。

“今后要抢抓建设中医药强省发展机遇,继续围绕恒山黄芪良种育繁、基地建设、加工销售、品牌质量等方面重点发力,坚持以高品质黄芪种植为基础,以黄芪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加快推动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恒山黄芪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种植、升级品质、壮大龙头、延伸链条、夯实产业……如今,大同市黄芪产业逐步向着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高质量方向发展,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稿件来源:大同日报,记者:苑捷)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