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农科院:新质生产力赋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2024年11月21日

近日,昭通市农科院选育的“昭薯11号”进行极量攻关测产验收,创下了昭通自主培育马铃薯品种的单产纪录。

“这块地实测面积672.6平方米,实测总产量6339.6kg,经去杂1.5%后,亩产6189.73kg,向昭通农科院马铃薯研发团队表示衷心祝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在测产现场宣布。近日,昭通市农科院选育的“昭薯11号”进行极量攻关测产验收,创下了昭通自主培育马铃薯品种的单产纪录。“‘昭薯11号’不仅产量高,薯形也非常好,还不容易空心。”农业农村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成员隋启君说道。

c07631dada874f6ebe6a404ffb27abbc.jpg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为突破传统粗放生产、低效发展困境,近年来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等马铃薯科研优势单位搭建合作平台,攻关“马铃薯新品种育种”“种薯高效繁育”“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课题,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品种选育体系优化调整品种结构

昭通市农科院马铃薯研发团队立足资源禀赋,深入选种试验,结合品种优势及适宜区域等,建立起集“马铃薯种质资源改良创新、马铃薯一年多季高效育种、马铃薯新品种联合评价、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一体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体系。2023年以来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个,新选育的昭薯12号正在申报登记;新品种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同时,采取优良品种、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有力促进昭通市马铃薯大面积单产提升。“‘昭薯11号’是2014年杂交并收获实生种子,经过8年田间筛选,已申请新品种登记备案。该品种是鲜食、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干物质含量25.6%、淀粉含量19.9%,生育期120天,目前已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胡德波介绍。

高效繁育体系从源头控制种薯质量

c34d6bdcf8744d5c8aee38fcd4bd522d.jpg

昭通市农科院马铃薯团队把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节本高效生产技术、原原种两季生产技术、原原种雾培高效生产技术等多项技术有机整合,构建起昭通市马铃薯脱毒种薯高效繁育体系。开发大田种薯一年三季快速扩繁模式,实现早春、大春、秋季三季种薯生产有效衔接,大幅缩短种薯扩繁周期,从原原种到一级种薯的生产时间由3年缩短为1年半,降低了生产用种的成本,加快了脱毒种薯推广进程,获得了2021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年来,昭通市农科院累计生产脱毒组培苗110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4300万粒;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在域内主产区建立种薯繁育基地,推进脱毒种薯生产与应用。

“三个全覆盖”体系促进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

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依托马铃薯“三个全覆盖”铺开,即良种良法全覆盖、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全覆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全覆盖。马铃薯“三个全覆盖”推广体系建立,解决了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小散弱、产供销脱节、利益连接机制缺乏、质量标准参差不齐等难题,促进了昭通马铃薯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

0a99d15a059b495386ecab89bc2f0cbc.jpg

在马铃薯选育推广的基础上,昭通马铃薯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马铃薯产业附加值。昭通市农科院积极对接吴奇院士团队,引进土豆米技术。11月18日,全国第一条土豆米生产线在巧家洪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投产,对全市马铃薯全产业链品牌打造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下一步,昭通市将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马铃薯产业链,以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以科技赋能提升品牌特色、以规模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培育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示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付怡菁/文 许蕊淇/图)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