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江西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经验,深入了解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发布树种的生产销售情况,拓展指数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肥西县财政局、肥西县林园中心、杭州园畅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调研组,赴江西省南昌市、宜春市、上饶市与行业主管部门、协会、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会议座谈交流。
调研中,江西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心四级调研员陈建华介绍,江西省造林绿化苗木供应仍相对充足并可供外销,2024年全省百亩以上的苗圃约有100余处,年产种苗5.24亿株,其中本省需求3.36亿株。
“江西省的主产树种有枫香、桂花、罗汉松、黑松、茶花等乔木和亚乔木,但产品同质化严重。”江西省花木产业协会会长付达勇说道。随着各类工程用苗量的减少,近两年苗木的出圃量和销售价格同步下跌。江西省的花卉产业相对欠发达,花卉产品以外调为主,本地培育的盆栽花卉和时令草本花卉较少。近年来,本省部分企业开始向地被植物生产方向转型,其中玉龙草地被方托类的产品市场反馈较好。
“目前绿化观赏苗木市场呈现出无规律性的波动,价格变化难以准确把握,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能够对苗木市场行情起到一定作用的信息整合作用。未来大中型乔木的市场会不断缩减,家庭园艺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方向。”江西金乔园林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洪波说道。
南昌公用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正刚表示,在目前的经营环境下,企业要利用好“抖音”“小红书”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积极参加各类行业展会,把握每一次能让“企业家出镜”和“企业出名”的机会;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及时变换产品赛道,“摊大饼”已不适应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家要有“放下包袱”和“断臂求生”的勇气与决心;同时,要做好物流和配货,做强零售端,解决现金流的问题。
德兴市荣兴苗木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共拥有15个总计10000余亩的苗木种植基地,基地内苗木、花境、园艺植物近800余种,拥有新品种研发试验基地近1500亩,企业年均苗木销售额近6亿元。企业销售负责人陶璐璐介绍,公司一直以来重视科技创新和新品种研发,年均在科技方面投入近200万元。自行研发培育的福禄紫枫、金钰枫香、粉花石斑木等12个新品种获国家林草局授权认证;新品种带来极高的经济收益,以公司研发的如玉香樟为例,胸径12cm的上车价达到3000元每株。
通过调研,对标合肥市肥西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研组也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一)做深做实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肥西县苗木生产实际,在传统苗木市场低迷的环境下,要充分学习借鉴江西南昌、奉新、德兴等地经验,优化苗木产业结构,加快苗木花卉产业转型的步伐。一是提升苗木品质,适度发展市场短缺、销售对路产品,比如彩叶苗木、容器苗、异形苗木、编艺植物等观赏性强的树种,由量大价低的批发逐步向质优价高的单株销售转向,实行精品化、标准化培育。二是加快推进花境花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稳定花木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苗农苗企调整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向高附加值的花境花卉、地被植物等转型。三是鼓励有条件企业,依托现有基地打造沉浸式精品园艺园林场景,充分利用好林间、林下资源,配套辅助以花卉、药材种植,提高垂直空间使用效率,建设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高品质基地,带动辐射全县花卉、草本植物产业发展。
(二)加大科技支持赋能产业升级。加强与林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学习交流,利用好科技小院平台,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林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做好全县苗木花卉产业规划,做好市场调研,加大投入选育有前景、可推广的苗木花卉新品种,利用产品优势拓展市场。精准对接指导基地,从引种、繁育、推广全方位指导,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型花木从业者。
(三)加强市场运营管理提升产业价值。学习借鉴奉新天工花木城运作模式,挖掘中国花木城特色亮点,加大宣传,做好招商工作,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商铺销售、生产、展示等功能分区,利用好场馆优势。改造升级官亭林海,开发场景式展销区域,观赏旅游区域等,提供吃喝玩乐购一体式服务,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苗木花卉产业附加值,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四)擦亮国字号招牌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利用好国苗中心“国字号”品牌,加强各地苗木花卉企业信息交流,提升全国苗木采集系统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建立奖励、进退机制,激励采集点及时、准确上报信息,形成苗木生产交易大数据。加快推动“苗木花卉+电商”模式发展,推动主流平台(淘宝、京东)与社交平台(微信)、直播平台(快手、抖音、小红书)、自办平台(直播矩阵)融合升级。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