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3月7日电(张保贺 马兵) 清澈又湍急的大宁河穿城而过,初春的重庆巫溪,年前种植的洋芋已经破土破膜而出。3月6日,新华指数研究院农业市场研究团队来到重庆市巫溪县,继续开展“传播农特产业,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推进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数字化进程,辅助巫溪洋芋产业持续惠农富农。
巫溪县尖山镇大包村马铃薯成片种植区
“千亩方洋芋净作较传统净作亩收益提升47.59%,套作提升了62.59%。尤其是‘一推两减’技术应用,保障了巫溪洋芋种植端收益稳步提升”,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人表示。据了解,2022年以来,巫溪县委县政府在尖山、朝阳、文峰、塘坊等乡镇建设市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范围涵盖24个行政村(社区),幅员面积19.69万亩。园区建立了20个千亩方和5个万亩片,核心示范片1万亩,示范带动10万亩。截至2024年,全县洋芋种植面积35.5万亩,套作亩产达到1300公斤、净作2200公斤,总产量近60万吨。
“脱毒种薯良种率达到98%。政府补贴推广脱毒种薯,推广面积达25万亩,良种覆盖率在65%以上”,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梁峰铭介绍道。截至目前,每年生产脱毒苗2000万株、原原种6000万粒、原种1万吨,辐射带动良种繁育达到10万吨,可以满足巫溪及周边区县用种需求。
“作为重庆市重要的‘科企联合体’之一,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培育出早熟中抗品种缙云薯11号、晚熟高淀粉品种渝万薯27号等优质品种。” 梁峰铭说。
巫溪县薯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温室生产原原种
巫溪属中深切割中山地形,立体气候明显,对农特产业发展十分有利。“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种植,并于每年4月至7月陆续收获,‘高山生态’的巫溪洋芋蒸煮后口感酥软、细腻、微糯,且有淡香,畅销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巫溪县玖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孟林说道。据了解,地理标志农产品“巫溪洋芋”先后获得“重庆市最受欢迎的土特产”“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等称号,入选了《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首批100个中欧互认地理标志农产品》。
同时,山地地形也对农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以及产业化提出挑战。伴随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巫溪县立足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巫溪洋芋产业数字化进程,有助于促进科技推广、信息共享、风险监控等,促进巫溪洋芋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来到大宁河畔的宁河农贸市场,当地主栽品种米拉洋芋仍有销售,侧面反映出独特风味的巫溪洋芋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体。
巫溪县宁河农贸市场
综合来看,搭建种薯繁育销售监测、收获季主产乡镇主栽品种行情统计、重点农批市场价格调查等数字化平台体系,提高市场透明度,助力巫溪洋芋产业持续惠农富农。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借助现代化手段,当地正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马铃薯优质脱毒种薯基地和川渝地区马铃薯优质商品薯基地。
据悉,第26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将于5月17日至20日在巫溪召开,大会以“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将集中展示巫溪脱毒种薯繁育、智慧农业、三产融合等最新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