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安:“光魔法”促进反季火龙果新经济

新华指数|2025年03月31日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QQ空间QQ空间

独特气候与土壤,叠加现代农技革新,使广西隆安成为火龙果生长的“自然实验室”。

每颗果实绑定唯一溯源码,记录从花苞萌发到冷链运输的项数据,消费者扫码可知来自北纬23°的甜度黄金产区,这便是色佳、味甜、肉厚、个头大,市场好评率极高的隆安火龙果。

春意正浓,广西隆安县7.56万亩火龙果基地内,数十万盏LED补光灯点亮“反季奇迹”——紫红果实挂满枝头,打破传统5-9月产季限制。通过‌精准光控技术‌模拟热带长日照环境,基地实现亩产3.2吨,且品质更优,甜度较夏季果提升2.5度,优质果率突破90%。

56279e2f126349f69974a1cf7374dacd.jpeg

图为:隆安火龙果产地。(隆安融媒体中心供图)

红果生金 奏响振兴之歌

肉质细腻、味道甜润、富含花青素及多种维生素,凭借诸多亮点,隆安火龙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隆安县立足地区优势和资源禀赋,推进火龙果基地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火龙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

截至2024年底,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7.56万亩,产量23.44万吨,产值18.46亿元。其中,拥有省级火龙果五星示范区1个、四星产业基地2个,百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120多个。

cfe08d29458e435ab9068b9a2e9e2077.jpeg

图为:采收火龙果现场。(隆安融媒体中心供图)

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反包酬金”利益联结模式,火龙果为当地农民增加了多种创收途径。年过五旬的许振清曾多年在深圳打工,家中母亲无人照料。去年,他返回隆安承包了30亩田搞起火龙果种植。他说:“一年能赚10多万元,跟我在深圳打工差不多,但可以多陪陪母亲了!”

当前,隆安火龙果产业实现规模化高速发展并成为当地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国内每十个火龙果就有一个来自隆安,其火龙果产量居全国县域第一位。种植户手中的账本上不停跃动的数字,正奏响着乡村振兴最动人的乐章。

科技与绿色交织 照亮产业升级路

科技的触角,早已深入到隆安火龙果种植基地每一个角落。

当夜幕低垂,数万盏LED补光灯如繁星点点,将基地幻化为璀璨星河。

打造单联排、双联排种植模式,实现亩植量从传统400-500株跃升至800-2200株,土地利用率提升4.4倍‌。应用LED补光技术模拟春秋季光照周期,延长冬季采收期3个月,‌将火龙果年采收批次提升至16次。

“通过在火龙果上方加装顶棚盖膜,形成微气候实现区域温度提升,再结合在夜间的精准补光,进一步加速火龙果生长、促使反季节开花,延长火龙果结果周期。”广西慧毅农业有限公司的火龙果基地负责人韦文会介绍,利用盖膜保温加补光调节花期技术,在南宁地区可实现全年产出鲜果,而且冬季火龙果的品质比夏季的更优质,好果大果率能达到90%。

在科技疾驰之时,绿色始终是隆安的底色。“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模式的推行,化肥减量、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的广泛应用,守护着这片土地,更铸就了火龙果的卓越品质。

那桐镇的广西金穗农业集团,以水肥一体化精控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诱虫灯守护绿色,其“金纳纳”火龙果荣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市场美誉度节节攀升。

在隆安的沃野上,科技与自然的对话从未停歇。它们交融汇聚,将照亮火龙果产业璀璨的未来。

数字赋能 打通产业全链条

可视化农场、数字溯源、生长监测、精准施肥、自动灌溉智慧农业的应用,让火龙果搭上了数字“快车”。产业不断迭代升级,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为进一步推动隆安县火龙果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国经济信息社与隆安县人民政府联合编制了新华·南宁(隆安)火龙果价格指数,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数据,整合数据资源,为市场交易提供客观、全面、精准、及时的定价参考,提升产品交易和流通效率。

报告显示,南宁(隆安)火龙果价格指数产季内运行呈现前低后高特点,周期性波动规律明显。分果型来看,大果径火龙果更受市场认可,新产季火龙果市场售价更高。

隆安县委书记王亚楠表示,隆安火龙果素有“中国火龙果看南宁,南宁火龙果看隆安”之美誉,火龙果产业升级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未来,隆安县将继续抓好科技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不断壮大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此刻,枝头的红果儿正在悄然兑现“诺言”。

甜的不只是果肉,更甜在农民心间。

红的不只是外衣,更火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