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新趋势 数联港航圈——写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11周年

2024-08-22 09:58
新华指数

201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面向全球发布了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首次明确国际航运中心内涵,以全球43个航运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方面,设置了港口、航运、城市一体化评价模型,为全球港航界评价各大航运中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标准。8月21日,该指数在上海2024北外滩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迎来第11次发布。

833269bc742a448281de27ff4f9737bf.jpeg

图为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会现场

世界那么大,看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强大,交通和海运是前提。十一年来,航运指数的变迁见证了航运资源空间位势的梯次重构。今年,我国共有 7 个港口进入前 20 名,其中 3 个港口进入前 10 名。

fcc1666f81c5473684fe17f15602108a.jpeg

指数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航运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的分配格局基本趋于稳定。新加坡、伦敦、上海连续5年蝉联前三名,与香港、迪拜、鹿特丹一同保持世界前六大航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城市,凭借其突出的航运服务能力、领先的港口基础设施,为全球航运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024年,亚洲航运中心港口功能与物流体系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更加领先地位。宁波舟山、青岛、上海、新加坡等航运中心的港口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贸易网络不断织密,吞吐量节节攀升。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港口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荣获全球连通性最好的港口,前十名中亚洲港口占9席,充分表明亚洲港口在全球运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舟山与雅典-比雷埃夫斯双双实现进位,在国际航运产业链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天津在经历了几年的起伏之后,重新回到全球前20之列。

指数报告分析认为,航运服务是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的重要支柱,从航运服务评价结果来看,伦敦、新加坡、上海排名前三,上海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航运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以青岛港为例,得益于山东港口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航运服务业辐射能级,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5位,较五年前提升2位。

5ad179a8f2154ad990e0a796efa4afae.jpeg

图为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在解读指数结果

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在解读指数时表示,中国首次面向国际投资者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去年挂牌交易,标志着航运资源集聚与金融要素连接,正成为推动传统航运与贸易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同时,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打造国际海事司法上海基地,依托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夯实产业基础,正助力中国从国际规则的遵循者,转变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此外,港口集群化发展成为全球航运格局变化的重要方向,更加考验航运中心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以山东港口群为例,通过建立高效协同机制,实现了“一群港”到世界级“港口群”的进化,有效带动港产城融合和城市群发展。

世界那么小,以指数联通航运中心“朋友圈”

十一年来,数字化科学评价的同时,指数与“一带一路”倡议同频共振,积极发挥国际语言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助力全球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

2023年,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十周年之际,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波罗的海交易所共同启动了以“全球航运 数字表达”为主题的“指数全球行”活动,成为联动全球航运中心“朋友圈”的全新载体。

指数团队陆续走进全球主要航运中心城市,与政产学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讨港航业高质量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议题,为促进全球航运中心交流互动、航运资源优化配置搭建对话平台、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9月,全球行首站在浙江宁波举行;2024年4月,指数团队走进新加坡,以“数字化机遇与‘航贸金’融合发展”为主题举办了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全球行——新加坡站活动。

8月22日,航运指数全球行——浙江站即将在杭州举办,指数团队将继续与全球范围内的航运服务机构、港航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智慧化航运服务与全球供应链发展新动向。

世界风云变幻,如何把握时代机遇?

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航运中心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也基于指数研究对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提出了建议:

第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对航运物流链提出新挑战,航运中心建设发展中,应考虑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影响,提升交通物流枢纽抵抗风险的韧性。

第二,为顺应绿色智慧发展新趋势,航运中心应聚焦低碳转型,加快构建航运要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的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核心承载区。

第三,世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航运活动呈现全球化与集中化趋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是共同应对挑战、推动贸易链、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李志兰、李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