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连线|推动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专访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文

新华指数|2023年01月16日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QQ空间QQ空间

本期“指数连线”对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文。王佳文表示,要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实现都市圈内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均等可及、便捷共享。

【编者按】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客观监测、科学量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成效,为区域发展提供简洁有效的决策工具,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典型示范”。本期“指数连线”围绕“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对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文,听听他对东北振兴进程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建议。王佳文表示,要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实现都市圈内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均等可及、便捷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华社1月13日电(王泽君)《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内容显示,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民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根本目标。本期“指数连线”将围绕东北振兴进程下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专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王佳文。

图片4.jpg

来源:《半岛晨报》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指数报告》指出,互联互通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未来沈阳应该如何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带动周边城市整体提高数字政务和民生服务的能力值得思考。

王佳文表示,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智慧都市圈物理层支撑。推动沈阳率先建成国家“双千兆”宽带城市,率先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设施,统筹部署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城市感知网,超前布局建设一批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设施与应用场景。此外,推动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一体化协同布局。依托“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沈阳)、中国移动(沈阳)数据中心等新型设施,共建协同服务的城市大脑集群,为打造智慧都市圈创造更好的物理条件。

第二,“进一步加强重要民生相关领域的‘云上应用’。”王佳文认为,都市圈可以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数字影像医疗服务模式,完善远程会诊中心、医学影像诊断质控中心和医学影像专家库建设。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加快市县两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开设都市圈政务服务通办窗口和平台,实现同城化“一网通办”。

图片03.png

图片来源:天气网

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均等可及、便捷共享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如何深入挖掘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发展成果共享、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备受瞩目的命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实现都市圈内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均等可及、便捷共享,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佳文从教育培训、养老产业、文化体育服务、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给出了答案。

第一,扩大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都市圈覆盖度。王佳文认为,可以通过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共建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机制、共建“在线课堂”“远程课堂”“同步课堂”等方式,推动沈阳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向都市圈范围覆盖。此外,探索建设以重点高校牵头的都市圈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教育联盟,加强“数字职教”建设,依托沈阳的职业教育基地,设立都市圈职业院校国际合作联盟。

第二,进一步提高都市圈养老服务品质与便捷度。“对于沈阳都市圈相对比较老龄化的人口年龄结构来说,提高老年人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度至关重要。”王佳文认为,要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同城化协助机制,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依托都市圈各城市的优势条件,丰富养老产品的供给,构建沈阳“高端医疗+养老”、鞍山“温泉+康养”、抚顺“冰雪+医养+康养”、本溪“医疗+养生+度假”、辽阳“温泉+滑雪”、铁岭“湿地+康养”等特色功能。

第三,共创高品质的都市圈文化体育空间。推动都市圈内各市与沈阳绿道建设联通共享,打造环都市圈“体育廊道”。共同举办国际性品牌赛事,支持都市圈各市联合举办沈阳马拉松、国际青少年足球赛、校际冰球联赛、电竞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比如沈阳冰上运动与抚顺雪上运动可以相结合。”王佳文还指出,可以建立跨区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长效机制,统筹优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布局。

第四,共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搭建都市圈就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协作执法机制,促进社保、医保、人力资源等业务跨区域协同办理。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并延伸到“五险一金”及其他公用事业缴费领域。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推行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在区域内实行互认互贷。(完)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