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4月4日电 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对于本身处于市场生态链中弱势环节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去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纾困中小企业发展,帮助其应对超预期挑战。在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减税缓税等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负担。根据国税总局的数据,2022年1至11月,全国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93.1%,共享受退税9178亿元,金额占比39.7%;中型企业退税5104亿元,金额占比为22.1%。在金融政策方面,通过贷款延迟还本付息政策以及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和信贷成本。截至2022年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9.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
随着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效能不断释放,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我国中小企业总体呈现恢复向好发展态势。但是也必须看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不足、成本上升、资金不够等问题,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还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的“普惠金融-小微指数”问卷调查,从金融需求侧出发,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经营情况、融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情况,对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小微企业经营情况、融资需求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最新一期的问卷调查结果,2022年四季度,我国小微融资需求回暖,企业信心有所恢复。
首先,小微企业经营情况总体保持稳定。从销售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2022年四季度,超过四分之一的小微企业产品(服务)销量保持稳定或有所上升,较2022年三季度略有下降。但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预计2023年一季度小微企业产品(服务)销量将会出现较大的回升。根据调查数据,超过50%的小微企业对于未来订单持乐观态度,其中18.73%的小微企业预期订单将增长10%以上,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5.1个百分点。
其次,从经营成本端来看,采购成本上升较快。小微企业当前经营成本主要包括采购成本、人力成本及营业成本三部分,其中2022年四季度小微企业采购成本较2022年三季度有所增加,采购成本占小微企业全部成本比例从34.23%增长至36.65%;人力成本占比较2022年三季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32.02%;营业成本占比有所降低,占总成本比例为31.34%。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接近半数小微企业主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采购成本仍将保持上升态势,原材料成本将增长10%以上;而对于融资成本,超过四分之三的企业主预计将保持稳定或进一步下降。因此,未来对于小微企业的纾困应当重点关注和保障其原材料需求和价格的稳定。
最后,从小微企业的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四季度有56.3%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较2022年三季度略有好转,环比降低0.44个百分点,表明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正在改善。此外,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旺盛,2022年四季度62.8%的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需求,环比增长6个百分点,显示出中小微企业对于未来经济和自身经营发展的信心有所恢复。调查结果显示,约65%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并且融资需求呈现低额度需求减少,高额度需求增加的特点,融资需求额在1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占比从2022年一季度的36.7%降至2022年四季度的13%,融资需求额在50万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占比从2022年一季度的25.21%逐步增至2022年四季度的53.08%。事实上,当前银行业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能够较好地满足小微企业小额的金融需求,对于30万元以下的贷款基本可以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但对于如何更好、更充分地满足小微企业较大额度的金融需求,仍然需要未来银行业机构进行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作者: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