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14日电(张怡、于青)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现实要求。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中国(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指数研讨会近日于线上举办,会上,专家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金融核心区建设建言献策。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该指数编制的优化提升、东北地区的金融核心区建设、后发性金融中心城市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为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推动金融要素赋能东北全面振兴为目标,中国经济信息社研究编制“中国(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指数”,从产业、区域和价值三个层面出发构建金融核心区评价体系,评价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金融核心区发展现状,发挥指数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助力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指出,以金融核心区为切入点,借助指数工具评价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金融中心建设情况,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对于推动东北振兴具有积极意义。他认为,金融的根本在于服务实体经济。因此,研究金融中心的建设,在评价金融业本身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还应关注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该指数构建了一套衡量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及其核心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他提出,区位优势、金融生态等内容对东北地区金融核心区建设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机构研究室副主任王刚建议,金融人才的聚集和交流带来金融创新,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人才是金融中心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指数应结合数据可得情况强化相关内容。
图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供图)
论证会上,其他与会专家也结合各自所在领域特点和研究方向,对指数的优化提出了建议,主要包括指标数据的高质量和持续性、增加对逆向型指标的考量、强化金融科技影响金融业态等内容。
放眼全球,中国经济信息社已连续13年发布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XH·IFCDI),长期监测评价全球45个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状况。聚焦国内,“中国(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核心区指数”将于近日发布,进一步完善城市金融中心建设的指数监测系统。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