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指数|产业、生态、城市建设“三管齐下” 打造城市转型“徐州模式”

新华指数|2023年06月21日

《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报告(2022)》首期成果显示,江苏省徐州市综合表现排名第一,在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分类中处于全面领先级。

新华财经北京6月21日电(高婷) 19日,2023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研讨会暨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经济信息社在会上发布了《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报告(2022)》首期成果,指数研究成果显示,江苏省徐州市综合表现排名第一,在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分类中处于全面领先级。

排名.png


《中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指数报告(2022)》从经济实力、动能转换、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六个维度展开观察,值得关注的是,徐州在经济实力、动能转换、开放发展三个维度均拔得头筹,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潜力,形成区域互联互通、协调共享的发展体系。

徐州市副市长吴卫东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介绍了该市转型发展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吴卫东介绍说,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高快一体、内畅外联”的城市骨干路网初步形成,公、铁、水、空、管“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是全国通达性最好的城市之一。

徐州城市功能比较完备,是淮海区域中心,2017年国务院批复《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2018年国务院批复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在国家层面确定淮海经济区苏鲁豫皖4省10市区划范围。2021年,国务院批复《“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徐州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近年来,徐州城市建设“三管齐下”,聚焦产业转型,狠抓已存传统产业升级、高新技术等增量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聚焦生态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森林覆盖率居江苏第一;聚焦城市转型,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谈到转型发展的成效,吴卫东表示,徐州是江苏唯一肩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58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市第28位。徐州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表扬激励,获批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1.png

完成扩建的京沪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丁伙枢纽。(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指数事业部总经理助理亓芳芳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徐州在经济实力、动能转换、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在全国具有标杆引领意义。下一步,新华指数团队将重点跟踪研究徐州转型发展经验、路径和措施,为全国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指数优化提供更多地方视角。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