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连线|以数字化改造为抓手 打造中国“鳗谷”——专访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庆堂

新华指数|2023年07月03日

新华社鳗鱼指数项目组走进我国鳗鱼产业重镇福建省福清市,聚焦福建鳗鱼养殖、加工、出口,专访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马科技”)董事长陈庆堂。

【编者按】近期,新华社鳗鱼指数项目组走进我国鳗鱼产业重镇福建省福清市,聚焦福建鳗鱼养殖、加工、出口,专访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会长、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马科技”)董事长陈庆堂。他所创办的天马科技凭借“一条鳗鱼”走出了一二三产融合之路,最终逆袭成为“科研-种苗-饲料-养殖-食品深加工-餐饮-文旅”的全产业链供应商。

新华财经北京7月3日电(王泽君、汪伟坚、李珂)鳗鱼,富含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拥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被现代人所钟爱。但大多数人都把鳗鱼当作是日本出口的特产。实际上,中国才是鳗鱼产品最大出国。如今,福建福清出产的鳗鱼已远销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是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据史料记载,我国养殖鳗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明朝,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性养鳗业则是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福清以补偿贸易的方式,相继引入日本水泥池工厂化养鳗技术、高密度流水养鳗技术,现代商业性规模化养鳗才正式起步。

90年代初,福清市仅初养鳗场就超过300家,烤鳗鱼年产量7000余吨。

此时的福清鳗鱼产业也初步形成了涵盖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三大环节的基础产业链条。但鳗鱼产业仍是典型的原料、市场“两头在外”模式,特别是鳗鱼养殖所需的大量特种饲料的进口“卡脖子”问题,正随着中国鳗鱼养殖与出口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来。

解决进口特种饲料“卡脖子”问题

不同于其他鱼种,鳗鱼是人工养殖中唯一需要通过捕捞获得野生鱼苗的鱼种。

鳗从卵孵化后会经过五个阶段的变化,分别是柳叶鳗期、玻璃鳗期、鳗线期、黄鳗期及银鳗期。人们从海里捕捞到的鳗鱼苗已经生长到了第二阶段——全身透明,被称之为玻璃鳗。

为解决鳗鱼规模化养殖问题,国外企业研发了玻璃鳗配合饲料。

国外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国内的鳗鱼养殖场只能从国外进口玻璃鳗饲料,导致国内鳗鱼的养殖成本很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天马科技请来了由中科院院士、著名鱼类专家、营养饲料专家等组成的科研团队投入技术攻关,终于在2008年,成功研发出玻璃鳗配合饲料“益多美”,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

陈庆堂表示,为解决特种饲料进口“卡脖子”问题,天马科技多年来不断深入探索,使饲料价格从每吨20多万元大幅降低至每吨4万元,同时有效解决了养殖安全与鳗鱼食品安全等问题。天马科技也于2017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福建省特种水产饲料业首家在主板上市的企业。

经过数十年来不懈努力,天马科技见证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历程,深度参与了鳗业技术规范、相关标准制定以及行业转型升级的诸多进程,是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数字天马”和“中国鳗谷”的提出,更像是与行业并肩的同行者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动担起国家现代农业(渔业)产业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的责任。

以数字化改造为抓手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于鳗鱼全产业链条各环节,不但推动了福建传统鳗鱼养殖、加工的数字化发展,而且积累了鳗鱼全产链的底层数据资产。养殖、加工以及消费数据的获取、更新和利用,正在帮助我国鳗鱼产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陈庆堂表示,鳗鱼和众多特色食品产业一样,也面临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弱等普遍问题。鳗鱼数字产业化是鳗鱼生产养殖业发展的方向。“数字天马”和“中国鳗谷”的打造,将通过全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带动鳗鱼产品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落地建设的智慧渔业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已实现溶氧智能调控、水质在线监测、病害远程诊断、质量全程追溯,确保养殖过程全封闭、养殖废水可降解、养殖流程可追溯、养殖成本可控制和养殖效益可预期。”陈庆堂介绍道。

“过去40年的发展,我国的鳗鱼产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完全有资格具备同产业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陈庆堂解释道,我国鳗鱼产业链完整齐全,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当中,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富应用场景,这是抢占新一轮鳗鱼产业发展方向话语权的最大优势。

用好国内外市场资源打造中国水产“新名片”

“引领现代渔牧产业,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天马科技把自身的使命定位于“高质量”这个核心命题上。30多年来,天马科技深耕鳗鱼产业,从单一的特种水产饲料龙头企业,战略转型为全产业链食品集团化企业。然而,一家发轫于草根的民营上市公司,成为如今的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并不容易。

作为全球最大鳗鱼养殖和出口国家,中国的鳗鱼占全球鳗鱼市场的相当份额,但由于供给端主体分散和市场端不掌握分销渠道,价格话语权长期掌握在国外采购商手中,以致中国鳗鱼价格长期被压在较低水平。除少数像天马科技这类头部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营销渠道网络体系和品牌体系外,更多的中国鳗鱼企业的角色往往仅停留在供货商的层面。

“如何从供货商转变为品牌商,关键在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点天马科技是有能力基础的。”陈庆堂指出,“国家提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有战略考量的,事实证明内需是鳗鱼产业稳定发展的‘定海神针’。”

一是,内需拉动对鳗鱼市场价格的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海外市场价格的牵引有直接的影响,这是我们国家鳗鱼产业在国际市场提升定价话语权的基础。国内大循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互促,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是,专注国外市场,做好国际市场价格发布渠道。国际市场是鳗鱼产业的“主战场”。海关数据显示,鳗鱼曾连续多年在我国出口创汇单一水产品中排名第一,年出口额可达10亿美元以上,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要地位。鳗鱼是全球性渔业产业,能够诞生世界级的海洋水产企业,也是我们国家在高端水产品领域能够与三文鱼、金枪鱼“三分天下”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

“中国鳗鱼网”是天马科技自主创办的国内权威鳗鱼行业网站,数据详实,对养殖户、烤鳗企业把握市场动向、适时采购出货的科学经营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已逐步改变早期市场对“日本养殖新闻”的信息依赖。天马科技不仅在鳗鱼产业上进行全球布局,而且致力于做好中国鳗鱼营养价值、饮食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陈庆堂表示,下一步,“中国鳗鱼网”将继续以鳗鱼为载体,深度挖掘鳗鱼中华文化、鳗鱼国际文化,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集团的现代化渔牧技术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内容,面向国际市场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三是,创新产品提振鳗鱼内需。一直以来,我们出口的鳗鱼制品基本是烤鳗。烤鳗作为日本的传统料理之一,源于日本饮食习惯,调理方式基本是蒲烧或者素烧。鳗鱼企业由出口转内销,绝不仅仅是将原本出口的烤鳗卖给国内消费者,更应该充分考虑中国各地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运用独特的味觉审美来指导鳗鱼加工。天马科技将引领行业回归鳗鱼食材本身,从而创造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鳗鱼消费新场景和饮食新风尚。

2023年3月16日,工信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为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新蓝图。其中,福建省多个基地、集群入围《指导意见》重点培育方向,福建烤鳗产业集群被列入“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专栏”,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地方传统优势食品和特色食品。

随着内销市场不断扩大,中国鳗业要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促进国内外市场多元化、内外销标准统一。陈庆堂表示,未来,天马科技将把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引进现代农业,走出一条海洋经济“专精特”高质量发展之路。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