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普惠金融-小微指数显示,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定,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然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却有小幅度下降。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成为值得关注的内容。
今年以来,笔者在各地,包括福建、广东、山东、贵州、江西、河南、江苏等,对部分小微企业进行访谈,发现当前有一部分小微企业缺乏融资需求,但并非所有的小微企业都缺乏融资需求,同时也存在金融产品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自从去年年底疫情防控放开以后,市场对经济形势的期待普遍向好,多数小微企业对投资心态比较乐观。疫情防控放开以后,恢复了生产活动,一些小微企业对未来的期待仍然较高,保持较高的投资愿意。笔者近期调研各地养殖场、粮食加工销售、马铃薯营销、服装生产加工等经营主体,业主对未来的预期都比较乐观,愿意保持既定的投入规划,甚至有扩大规模的愿望。但同时,也存在谨慎观望和融资需求不旺盛的现象,主要源于小微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从信贷的结构看,当前由于数字化信贷产品的普及,小微企业周转性融资的满足率得到提高,比较不容易获得的是长期投资的融资。
总的来说,当前在农村地区,短期小额紧急的融资需求,往往比较容易通过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得到满足。而额度超过信用额度的、需要担保抵押的长期贷款,融资难度相对较高。这也是相关部门眼下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莫秀根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