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第四届重庆市江北嘴新金融峰会在江北区举行。本届峰会以“新征程、新使命、新金融: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主题,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实施“智融惠畅”工程等进行研讨,为重庆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使命。目前,金融已经成为江北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江北鲜明的“金字招牌”。本次峰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公布了《江北嘴金融发展指数》报告,观测江北嘴金融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同时,以量化、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江北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发展成效和发展动态。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江北嘴金融发展总指数由100点上升到165.80点,复合增速达到13.47%,2022年相较2021年同比增长14.37%。总体呈健康稳步提升态势,江北区西部金融核心承载区的优势地位不断凸显。
总指数运行走势图
指数研究结合全球金融中心核心区最佳实践,同时着眼于中国金融第四极的发展定位,设置了中心支撑、实体赋能、要素集聚、功能升级四个层面的一级指标。
其中,中心支撑指数在2022年迅速提升至130.39点,同比增幅达13.73%,江北区对西部金融中心的支撑效应加速提升。实体赋能、要素集聚和功能升级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重要动力。增长最快的实体赋能,2022年指数结果达到214.83点,相较基期实现倍增,复合增速达21.07%;要素集聚指数在2022年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同比增速达15.67%;功能升级指数运行点位达166.63点,基期以来实现复合增速13.62%,江北嘴金融服务能级实现全面提升。
各项一级指数——2022年指数结果及基期以来年均复合增速
近年来,江北区坚持以江北嘴新金融峰会为平台载体,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优化环境稳预期,落地落实江北嘴“金十条”,做细做深“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机制,推动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见行见效、积厚成势。实体赋能指数结果的快速提升,充分展现了江北区金融业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不断优化金融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金融业创新升级和健康均衡发展。要素集聚指数的良好表现,凸显了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发展过程中,江北区聚力推动金融机构、功能、人才“三集聚”,“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向着国际一流金融中心迈进,在西部金融建设中展现出示范和担当。功能升级指数则体现出当地金融功能不断完善,资金结算、资产管理,以及服务金融业发展的各项功能逐渐增加。金融功能的完备和升级,为江北区金融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江北区共有各类金融机构超500家,区域性以上金融总部94家,超80%的金融总部在江北嘴集聚;金融资产规模超3.5万亿元,占重庆全市近1/2;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1.97万亿元,占重庆全市近五分之一;境内外上市(过会)企业15家,总市值约4200亿,数量和市值均居全市第一。
未来,江北区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增强极核引领功能,在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中展现示范担当,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中国经济信息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布的江北嘴金融发展指数,是指数团队在金融领域布局的又一个专业性、标志性、体系性的成果。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项目团队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放眼全球,全面展示江北区作为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奋进历程。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