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指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循览(南京、武汉)

新华指数|2023年11月15日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 2023年底,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其中,江苏南京和湖北武汉的评分均在前列,成为长江流域人文经济相融共生的标杆城市。

南京:融合交流两手抓,科技助力文化传承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依江而生,伴江而兴。

《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显示,南京在长江文化发展方面的表现仍称得上是“排头兵”。南京市综合实力较强,且在长江文化传承方面表现领先,特别是在长江文化研究与活化利用方面具有优势。

作为长江文化重要的传承地和展示地,南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流动的长江文化”融入南京城市发展肌理,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新华视界)(3)天空之眼瞰祖国——飞阅南京_01.jpg

近年来,南京不断发力长江文化主题文旅融合,依托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长江文旅”新名片。为期月余的2023南京长江文化旅游节为南京发展带来了“人气”与“财气”:依托幕燕滨江风貌区、鱼嘴湿地公园、下关滨江、青奥滨江、栖霞山、江北滨江等资源,打造出一系列生态、研学、展览等文旅消费活动,并面向上海、重庆、武汉等长江沿线城市共同发起成立长江文化带入境旅游企业联盟,促进长江流域文旅资源交融,在展示长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南京积极以数字化建设赋能长江文化。在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上,南京城市文化数字化建设最新成果“文都大脑”以世界文学之都元宇宙体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数字化项目“长江春色图”超长拼接屏互动体验等为亮点场景,打造出沉浸式、可参与的数字文旅体验新产品,以科技助力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长江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京致力于将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的带动作用下,南京统筹社会资源和市场力量,进一步做好长江文化文物遗产的保护和研究,系统推进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等工作,实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对于长江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和利用,让长江“流动的文化”更好融入当下,传承后世。

武汉:强化文化传承 “博物馆之城”实至名归

指数研究发现,武汉市长江文化传承维度得分位居第一,在下设的文化研究、活化利用与交流传播三个二级维度也均位居第一。在活化利用上,武汉市在长江文物展示利用专用场馆建设、长江文化相关展览与教育活动开展、长江文化数字云平台建设等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在国际交流方面,武汉的长江文物外展次数与长江文化相关国外社交媒体热度均为指数报告22个样本城市中最高的。

武汉.jpg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之一,武汉也是荆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武汉市内保存有大量遗存遗迹,分布在东西走向山脉及连带湖泊水系一线及附近区域。

截至2023年,武汉市共有126座博物馆,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是全国人均博物馆拥有量最高的城市之一。拥有95万件(套)馆藏藏品,6万多件套珍贵文物,年均1000万人次打卡,武汉“博物馆之城”实至名归。

以新技术助力博物馆发展,文物遗产以新方式融入现代生活。武汉上线的数字博物馆“智慧武博·数字武汉博物馆”平台,打造“虚拟博物馆”“城市记忆”“藏品档案”“教育空间”以及“我的博物馆”等五大“云”馆,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户“云”逛馆。

2013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23年建设长江国家博物馆。未来,长江国家博物馆还可以充分联动长江沿岸13个省区市,做相关临展,让更多人自愿走进博物馆了解长江文化。

以科技创新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武汉革命博物馆打造“AR物联博物馆”体验项目,将历史故事设计成沉浸互动体验的主题游线路,观众通过手机和虚拟历史人物“互动问答”,数字化、新技术的加持,不仅增强文化传承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也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优秀文化传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品质。

编辑:牛势坤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