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业指数显示:市场态势持续走强 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新华指数|2024年06月20日

新华财经北京6月20日电(李志兰 蒲玉)  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在京发布了《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报告(2023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研究认为,2023年,我国广告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产业实力、产业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四项指标均明显提升。

新闻发布会.jpg

图为2023年度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刘辉表示,编制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是《“十四五”广告产业发展规划》“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明确的重点任务,也是创新指导广告业发展工作方式、推动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杨苜介绍,指数从产业实力、产业环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在全国和省级两个层面分别进行量化测评,全国指数客观评价2018年以来的全国广告业发展水平,省级指数全面呈现2023年我国各省(区、市)广告业的发展特征。

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及一级指标走势.png

图为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及一级指标走势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为119.0点,同比增长9.1%,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产业实力指数同比增长11.3%。2023年,全国广告业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13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中国广告业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继续稳居第二。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29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骨干、50余个省级广告产业园区为基础的广告产业集聚区格局,各地依托自身经济和市场特点,探索形成了不同的创新发展模式和路径。

报告显示,广告业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产业数字化创新升级稳步推进,广告业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征不断加强。数字广告增长迅速,成为拉动广告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并推动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广告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强,革新着传统广告生产、投放、互动、监管模式,广告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广告产业链各环节均实现增长,发布环节收入最高且增长最快,设计和制作环节规模虽小但保持增长。广告发布媒介呈现“泛媒介化”趋势,数字广告持续快速增长,传统媒体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广告业综合效益进一步凸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加显著。2023年,我国广告业社会效益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同比分别增长9.1%和7.9%,分别达到121.4点和114.3点。服务经济方面,广告业塑造品牌、促进消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服务社会方面,广告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广告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潜移默化地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公益广告进一步彰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此外,广告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告导向监管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广告监管成效显著,广告监管执法不断加强,广告监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印发《广告违法行为监测编码(2023年版)》等文件,广告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4.76万件,罚没4.66亿元,有力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目前,广告业区域发展格局鲜明,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广告业发展保持领先优势,并形成京津冀(以北京为核心)、长三角(以上海、江苏、浙江为核心)、珠三角(广东地区)三大核心区域。不同地区围绕自身的产业资源禀赋形成不同发展特色,并不断强化广告业跨区域合作。根据指数测算结果,2023年,5个先导级地区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各维度指标均处于领先状态,对全国广告业高质量发展起到较强的引领示范作用。9个优势级地区呈现崛起态势,分别为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

据悉,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搭建了综合立体、系统科学的广告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全国和省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全国广告业发展水平、发展环境和综合效益,呈现各省(区、市)广告业发展特征,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经营主体提供方向指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权威信息。

 

编辑:赵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