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机构(RSU)落成仪式在印尼雅加达东盟秘书处举行,来自东盟成员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等15个RCEP成员国代表参加仪式。
中国是2024年RCEP非东盟方轮值主席国,与东盟方主席国印尼共同积极引领15方如期成立RSU。此次落成仪式标志着RSU全面投入运作,是RCEP机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为RCEP实施及相关机构运转提供充分的秘书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RCEP全面高质量实施。
RCEP释放区域经贸活力,重塑亚洲经贸格局
RCEP作为区域合作机制的“整合器”,自正式生效以来,不断降低区域内经贸制度性成本,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增长,区域内农产品、矿产资源、运输设备等都实现明显增长。
2022年,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发布的“中日韩经贸指数”显示,中日、中韩经贸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RCEP的生效为中日韩经贸合作注入更多活力,双边贸易投资壁垒进一步下降,原产地累积规则等推动三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加深。
2024年,中经社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编制发布了《2024RCEP区域合作发展报告》,客观评估全球大变局下RCEP生效实施两年来的总体效果,为全面高质量实施RCEP提出对策建议,促进RCEP开放红利充分释放。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面向RCEP的“新三样”贸易活力指数同比增长12.8%,区域间经贸合作走深走实,特别是在绿色低碳方面成效显著,2021-2023年CAGR达到28.8%,RCEP的生效有效促进区域内绿色产品的贸易往来,为各成员国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RCEP区域引领亚太港口绿色、智能化发展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RCEP机制的落地生效不仅促进区域内外的经贸合作走深走实,也带动相关港口、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中经社持续关注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开展了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RCEP海运贸易等一系列指数研究,洞察国际经贸的新趋势、新机遇。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在2024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中综合实力继续保持领先,雅典-比雷埃夫斯与宁波舟山双双进位,天津则重回前20位,亚太区域航运中心的快速崛起十分引人注目。特别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总基调下,绿色、智能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的主要趋势。2024年度“亚太绿色港口”评选结果中,中国的广州港、山东港口烟台港、日照港、张家港港以及泰国曼谷港、越南杰玛德特佟荃国际港、菲律宾桑托斯将军城港等多个港口榜上有名,展现出RCEP区域内港航贸易的卓越成就。
1+1>2,RCEP与“一带一路”共拓新局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一带一路”倡议正在以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成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实践。作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RCEP不仅是“一带一路”上最大的制度化和机制化合作平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在亚太地区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成员国大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
2023年,中经社编制发布了“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首期成果聚焦中国城市,围绕全球通达、城市能级、形象传播、人文交流、商贸往来五个方面,评价区域港产城、港航贸等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结果显示,海丝城市综合影响力前10名的城市在商贸往来方面排名也相对靠前,沿海港口城市正在成为推动区域开放包容的中坚力量,打开全球经济新发展格局中“双向开放”的窗口。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RSU的正式启动标志着RCEP机制建设迈入新阶段,随着RCEP机制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RCEP指数矩阵”也将持续优化升级,以数字力量洞察发展态势,为区域经贸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