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研学游让历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活”起来

新华指数|2025年03月31日
微信微信
微博微博
QQ空间QQ空间

 

近年来,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大同市研学游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2023年,全市56家研学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2600余次,接待中小学生25万人次。截至2024年年底,去大同的游客中,19岁以下群体占比由2019年的2.90%上升至10.63%,18至25岁游客群体占比由2019年的13.75%上升至30.18%,研学游已成为大同文旅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大同市为推动研学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2024年,大同市文旅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大同市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实施方案》,提出依托长城历史遗迹、地质资源等,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开发研学线路及课程。此外,大同市还出台了研学旅游奖励政策,开通全域旅游惠民直通车,为研学游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基础设施支持。

大同市的研学游线路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化、地质科普、红色教育等多个领域。以云冈石窟、华严寺等为代表的古建筑、壁画、造像艺术研学路线,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此外,大同还依托火山群、土林、晋华宫井下探秘游等资源,设计了火山地质科考、煤炭地质科普等研学线路。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以红色革命教育为主线,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研学教育,共培训各地中小学生2万人次。

LOCAL16577874576686Y4YF4VZA7.jpg

图片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摄影:郭斌

“在所有景点中,我最喜欢云冈石窟,因为我很喜欢这种大气磅礴的文化,对我们现在这种精神文化的培养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学习,都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的严梓城同学在参加第十三届“龙腾中华”深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时这样说。

2024年冬季,来自北京西城区四十三中学的100多名学生开启了一场大同研学之旅。在三天的研学历程中,学生们在大同市博物馆感受民族融合文化,在华严寺仰观辽代建筑与经典雕塑之美,在晋华宫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体验煤矿工人井下采煤的过程,在云冈石窟观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印迹。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收获了知识,也让他们对大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大同市政协委员沈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独特的自然景观,发展研学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悟空’火爆出圈,跟着‘悟空’研学旅游已逐渐成为研学旅游发展的方向。”大同市的研学游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研学旅游需求进一步释放。大同市将继续加强资源整合,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培养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最佳研学目的地。同时,大同市还将通过建设“15分钟旅游圈”,推出“街区+”“楼宇+”等微旅行产品,进一步丰富研学游的体验。大同研学游,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文旅产业的新名片,为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can me!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