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激增,结构优化与营商环境向好成亮点

新华指数|2025年07月02日

政策工具与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普惠金融从量的积累逐渐迈向质的跃升。在税收优惠、监管引导、技术赋能的多重保障下,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与创新潜能将持续释放,助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中行稳致远。

普惠金融-小微指数涵盖融资指数、服务指数、发展指数和营商指数四个方面,精准反映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与环境态势,清晰勾勒其融资现状及走向,堪称小微企业的现状晴雨表与风向指南针。通过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供给、成本、效率、风险等多维度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及对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信心,营商成本、政策、风险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指数为金融机构、政策制定者以及小微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生态,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提升,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分析该指数,可以看到2025年一季度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下面几个特点:

政策支持和环境变化让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大幅提升。2025年一季度融资需求指数为136.67点,环比显著增长22.52%。小微企业一季度的经营活动更为活跃,扩张意愿增强,资金需求旺盛。一方面,2024年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规重点考核普惠型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并要求银行建立“尽职免责”机制。2025年2月,财政部等六部门又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政策支持让小微企业对未来更有信心,从而加大融资力度以支持业务扩展;另一方面,面对加征关税等外部冲击,一些小微外贸企业经营面临压力,需要资金支持。小微融资需求激增,指数结果显示,一季度融资需求指数运行至136.67点,环比提升22.52%,同时,融资价格指数下降至66.73点,金融机构和政府基金主动支持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所减轻。截至2025年3月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72%,融资成本降至4.65%。此外,风险指数下降,效率指数提升,总体融资发展态势向好。

从增量向结构优化转向,发展指数稳中有增。小微发展指数一季度为52.11点,指数高于荣枯线50,表明小微企业总体发展趋势向好,延续增长态势。增幅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当前正从规模驱动转向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因此整体增速呈现合理放缓态势。从总量来看,下一步应继续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创新方式和手段,特别是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办法,让金融支持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更具有效性、精准性和创新性。

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拓宽。小微服务可得指数一季度上升至198.65点,表明金融机构在加大服务小微企业的力度。2024年底,人民银行已建成资金流信息平台和中征平台,以共享信用信息精准反映小微企业的资金往来、交易趋势及交易分布等资金流数据,信息价值高,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进而让更多有潜力但不动产抵押物不足的企业盘活动产资源。

小微企业整体营商环境保持向好趋势。小微营商指数一季度升至57.74点,持续高于荣枯线50,或主要得益于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政策,延长普惠金融税收优惠至2027年。政策规定,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举措减轻了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税收负担,也降低了融资过程中的相关成本,成本环境指数提高到62.23点。

普惠金融-小微指数为构建更具韧性的小微企业融资生态提供数据支撑。政策工具与科技手段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普惠金融从量的积累逐渐迈向质的跃升。在税收优惠、监管引导、技术赋能的多重保障下,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与创新潜能将持续释放,助力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中行稳致远。(杨伽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研究生导师)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