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以“未来五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与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方向”为主题的“全面振兴新突破东财论坛”在东北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信息社、辽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会议,聚焦主题展开研讨和深入交流。
论坛上,《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基于系列指数分析形成关于东北全面振兴问题的年度报告,包括战略部署、制度环境、民生福祉三个篇章,涵盖新质生产力指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指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指数、经济结构指数、营商环境指数、对外开放指数、金融发展指数、财政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医疗健康保障指数共10个主题指数。每个主题指数报告均采用“指数构建—全国分析—东北地区分析—结论与对策建议”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多种数据处理、指标赋权、模型构建和统计分析方法,直观分析东北全面振兴的发展全貌。
报告显示,2003 年以来,全国和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都保持持续增长,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指数年均增长率约为 6.38%,累计增长近 3.5 倍。
辽宁具备相对均衡的发展基础,法律环境位于全国中上游,是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前十维度的省份,体现了近年来法治建设成效,为企业提供了较强的制度保障。从营商环境指标来看,内蒙古排名由2013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0位,逐步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另外,东北地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供给支撑力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文体旅行业就业人数及市场主体规模的优势较为突出。其中,辽宁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突出优势表现为文体旅消费水平较高、游客满意度较高,市场主体规模、接待水平、社会经济效益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吉林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优势是体育旅游业态、滑雪场数量、文体旅消费水平等指标居全国前十位;冰雪旅游是黑龙江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突出优势,市场吸引力、市场主体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在多个与东北全面振兴相关的指数报告中,《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显示,沈阳圈、大连圈、长春圈,在中国都市圈发展均衡度评价结果中都位列前20名。
东北各大区域金融中心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此外,“中国轴都”瓦房店、“世界蚬库”庄河、“世界镁都”海城等,均上榜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指数东北十强。
2024年辽宁省GDP增速5.1%,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游客旅游花费增幅达67.1%,吉林省一般公共预算增幅10.8%。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东北在“逆周期”中寻找突破口,展现了东北发展的韧性。
在会议的主旨演讲环节,辽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牟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安全与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王爱丽,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培训中心(宣传中心)舆情信息处处长柯斌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周毅,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刘威,分别围绕“未来五年东北振兴新突破的着力点”“‘十五五’时期提升东北边疆人口集聚能力的战略研究”“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与特别区域支持政策”“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指数观察报告”“发挥五年规划引领作用,找准全面振兴突破方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结构思考”“将东北发展优势转化为全面振兴胜势”作主旨演讲。
本次论坛由东北财经大学主办,东北全面振兴研究院、科研处、党委宣传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与对外开放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基地承办。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观点和对策建议,对于国家谋划未来五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方向,可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